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孕婴童网_孕婴童官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鱼肝油可有效预防小儿佝偻病

2015-3-25 23:45| 发布者: 孕妇之家| 查看: 12675| 评论: 0

摘要:   近期,孩子可以吃鱼肝油吗的话题又引起父母的关注。专家表示,过量服用鱼肝油确实会中毒,但控制好服用量是不会中毒的,一般预防量为每天400单位,父母在给孩子服用鱼肝油的过程中需定期带孩子到儿童保健医生处检 ...

鱼肝油可有效预防小儿佝偻病

     近期,“孩子可以吃鱼肝油吗”的话题又引起父母的关注。专家表示,过量服用鱼肝油确实会中毒,但控制好服用量是不会中毒的,一般预防量为每天400单位,父母在给孩子服用鱼肝油的过程中需定期带孩子到儿童保健医生处检查。

  国内外均推荐:婴幼儿补充鱼肝油

  鱼肝油中的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孩子零岁到1岁时骨骼迅速发育、长牙,比任何年龄段发育都快,需要特别多的钙。虽然说晒太阳可以合成维生素D,以往也建议让宝宝通过晒太阳来补充,但是晒太阳太多对皮肤不好,也可能会晒伤眼睛。虽然母乳、牛奶中都有维生素D,但如果一点鱼肝油都不补充,有的孩子会在三四个月大时就出现胸骨变形、睡得不好、出汗等缺钙症状,最近冬天日照和户外时间少,门诊缺钙的宝宝就特别多,因此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孩子,目前国内外都推荐从两周起就服用鱼肝油来预防缺钙、佝偻病。

  但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体差异,有的孩子没有补充鱼肝油,也不会出现缺钙,有的孩子即使补充了鱼肝油,但由于抵抗力、吸收能力差等原因,依然会缺钙。谭美珍建议在婴幼儿发育最快的0-3岁间,父母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做保健,以便及时发现发育问题,有针对性地检查、治疗。

  专家:如何预防佝偻病,每天补充定量鱼肝油

  可是,“鱼肝油过量服用会中毒”的说法还是让不少父母心有顾虑。鱼肝油过量服用肯定会中毒,所以要注意量的控制。可按照每天400单位的预防量来服用,如果服用了这个量还是有睡不好、肋骨外翻等缺钙症状,就应该到医院检查,让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加量。自己不要给孩子加量。鱼肝油中毒没有典型症状,孩子会表现为脾气烦躁、爱哭闹、睡不好、厌食等,医生往往要结合病史(如有无服用鱼肝油、吃了多少)、查血、查尿、肾脏B超等来确定有无中毒。

  临床发现口服鱼肝油比较安全,除非孩子身体有些罕见疾病,“这么多年我只碰到过几例鱼肝油中毒,多数是打鱼肝油的针引起的,一针就是30万单位。往往是外地的患者,一发现孩子鸡胸、腿弯了,就赶紧打针,孩子平时一向没有补充鱼肝油,一下上这么多就引起了中毒。”她表示,以往是否用打针的方法补鱼肝油主要靠经验,现在有检查手段检测孩子体内维生素D的量,确认维生素D确实很低后才打针,就会安全很多。

  有的父母担心鱼肝油吃多了中毒,认为保健品更安全,而愿意选择各类保健品,选择时应该注意保健品中鱼肝油的含量,如果达不到每日400单位的预防量,可能会没有预防缺钙的效果。

  【如何预防佝偻病】鱼肝油可有效预防小儿佝偻病

  佝偻病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而引发的一种疾病,给小儿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好预防,那么如何才能预防小儿佝偻病呢?

  新生儿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一般情况下,从出生后15天起,就应该开始补充鱼肝油,以预防宝宝佝偻病的发生。新生儿出生后,生长发育速度比较快,身体需要钙的量与生长发育速度成正比,为了能让宝宝健康成长,不能忽视钙的补充,否则容易诱发佝偻病。人们在强调“补钙”重要的同时,也一定要重视补充“鱼肝油”的重要性。

  鱼肝油是一种维生素类药物,主要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维生素D直接参与体内钙磷的代谢,新生儿体内的钙要想被充分吸收和利用,就必须要有维生素D的参与。而母乳和代乳品中维生素D的含量比较低,所以新生儿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一般情况下,从出生后15天起,就应该开始补充鱼肝油,以预防宝宝佝偻病的发生。

  补维生素D有两种方法,一是晒太阳,二是口服鱼肝油。晒太阳是既经济又实惠的一种方法,因为太阳中的紫外线可以促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对于新生儿来说,很难用这种方法完成维生素D的补充。最好的办法就是口服鱼肝油来补充维生素D。口服鱼肝油时,要掌握好用量,每天摄入维生素D 400个国际单位,不会造成维生素D中毒。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过量服用鱼肝油会给宝宝的身体带来危害,所以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服用。佝偻病并不可怕,是可以预防的,只要家长科学的护理,小儿就可以避免佝偻病的侵袭。

  婴儿可以吃鱼肝油吗

  父母首先应选用婴儿专用的鱼肝油滴剂,量好掌握,比较安全。而早产儿应提早在出生后2个星期开始补钙,足月儿则在满月后开始补钙,建议一直补到2-3岁。当然,补钙还有一个吸收的问题,补得再多,不吸收也是白搭。同时补充AD(鱼肝油)能帮助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多晒太阳也会帮助钙的吸收,一定要到户外,不能隔着玻璃,因紫外线是不能穿透玻璃的。

  钙吃的最普遍的是【金箍棒L-乳酸钙冲剂】和【爱儿钙冲剂】。 鱼肝油吃【贝特令】或【伊可辛】都可以。【伊可辛】有一种花生油的香味,宝宝比较爱吃,而【贝特令】则比较腥。另外,【健胜海洋钙】分0~1岁与1岁以上的,要注意的是此种钙粉里已经含有了鱼肝油的成分,故不必再另外添加鱼肝油了,鱼肝油不可以多吃,要中毒的。它非常易溶于水,极易被吸收,二来也省去了鱼肝油的费用,比较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宝宝每天最多吃一粒鱼肝油,多吃会中毒。有的妈妈觉得鱼肝油是维生素D,多吃几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殊不知维生素A或D过量会造成中毒。孩子维生素A、D急性中毒,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烦躁、精神不振、前囟隆起,常被误认为是患了脑膜炎。慢性中毒表现为食欲不好、发烧、腹泻、口角糜烂、头发脱落、皮肤瘙痒、贫血、多尿等。如发现以上症状,要停服鱼肝油,少晒太阳,立即到医院急诊。

       下载孕婴童手机APP,更多儿童护理资讯 宝宝更健康 >>下载孕婴童手机APP   

        >> 精选母婴用品贴心推荐

        >>>更多学龄前健康【点击查看】



1、下载 幼师帮手机APP,百万幼师同分享!幼儿教师教学的必备工具!
2、下载 亿妈汇手机APP,百万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妈妈育儿的必备工具!
3、下载 孕妇宝手机APP,百万孕妇面对面交流!孕妇必备的孕产工具!
4、APP安装方法:手机打开亿师官网(www.yishiwang.net )网页最底端选择客户端安装!

5、关注"幼儿园教育"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幼儿园教育"-关注带有幼师帮图标平台
6、关注"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号 qq23419676)
7、加我微信:qq835226297(每天分享幼教资源) 联系QQ:2870247344(注明幼师身份) 幼师Q群:107616762 (注明信息来源及幼儿园名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儿童疾病最新文章
奇怪 | 六岁男孩感冒后 突然不能走路了!
前几天的一次感冒后,壮壮突然腿疼,站不稳,不能走路,这可吓坏了壮壮爸妈。去医院一检查,壮壮是患上了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经过及时治疗,壮壮很快恢复了健康,又开始蹦蹦跳跳了。
4岁孩子突然中风,竟是因为玩了……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在坐完过山车之后,脑部附近的动脉撕裂,导致中风!小男孩回家后,不能行走,身体的左侧出现瘫痪的趋势,还出现呕吐左脸颊下垂的症状。
什么是感觉统合
美国南加州大学;艾尔丝博士在研究行为问题儿童时,发现有的孩子看着聪明,却好动,注意力不 集中,学习成绩差;有的看着懂事,却脾气急躁,粘人爱哭闹;有的看着可爱,却胆小害羞等, 由此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
防治手足口病,补充维生素B2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之一,主要感染对象是5岁以下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以夏秋季较多。可以通过玩具、食具、鼻咽分泌物、飞沫等多种途径传染,以出疹、发热为特征,潜伏期是3~8日。  ...
四种营养素,预防疾病有特效
  专家表示:合理饮食是一个既符合儿童生理又有防病效益的好办法。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儿科学家提出,冬春季节儿童体内缺乏VA是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一大诱因。研究人员对140例死亡儿童研究结果的结论是:在 ...
防手足口病奶瓶要充分清洗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 ...
预防手足口病的五大要点
  手足口病至今尚无特殊预防方法,但做到以下几点很必要。  1、要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2、托幼等单位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对被 ...
如何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尚无特殊的预防方法,但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勤洗澡,要喝白开水,不要喝生水、吃生冷食 ...
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措施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许多读者来信询问相关知识。为此,记者采访了省医感染科的张世萍主任医师。  据张医生介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霍乱、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伤寒与副伤寒 ...
正确喂养避免唾液感染病毒
  日常生活中,有些老年人在喂养小孩时,喜欢对着食物用口吹凉,或者尝过再喂,甚至自己咀嚼咬碎了再喂入小孩口中。专家认为,这种做法不仅不卫生,而且很容易使孩子通过唾液感染导致鼻咽癌关键因素的eb病毒。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