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最关心的孩子学画画问题是哪些呢?我们通过网上投票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由家长投票选出了他们最关心的孩子画画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得到了著名画家齐辛民先生的解答。快一起看看吧! 1.家长在家里怎么引导孩子画画? 辛民先生:每个孩子性格有不同、兴趣也有不同,而且每个家庭的环境、生活方式也不同,所以我个人认为,不可能有统一的引导方式参照,也很难用理论来归纳。我想,作为家长要做到的是:不能强制孩子做什么事。在孩子生活的周围,有意识地给孩子一个有色彩、有图案、能让孩子动手做、动手画的环境比较重要,耳濡目染很重要,同样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家长谈的、讲的、说给孩子听的也很重要,所以总的说来,引导孩子发生兴趣是关键。 2.如何让孩子在学画时既能发挥其想象力,又能提高绘画技能 辛民先生:曾经遇到过一位少儿美术老师,他是这样教孩子们画国画的: 1)他教孩子们如何拿毛笔、用毛笔;怎样蘸水蘸墨;怎样把笔上墨一条线一条线画到墨用干、再蘸水去一条线一条线画到用完了水,然后再去蘸墨用,一次次循环用。他在每个环节问:画出的线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说,蘸墨画的线是黑的,像树干、像木棍;画到后面的线是干的。而当问孩子们蘸水画的线是什么样时,有人说是白色塑料管,有人反对说:不!是灰色不是白色…最后老师在孩子说像树干的线上画了几个枝干变成了树,在说是木棍的线上画上了个锄头,而在加水的淡墨线上又转了几个圈相互缠绕着,边画边问孩子:小朋友看看老师在这条线上又画一根弯弯曲曲的线,像不像你小时候调皮拉着爸爸妈妈手不老实,跑左边又跑右边?…… 2)他又教孩子们认识各种形状。他问叶子是什么形状呀?孩子说是老师教我们画的三角形、长方形、圆形,也有孩子说像五角形;他问大树干和小树干是什么线呀?孩子们回答是粗线、细线,有孩子说小树也有弯的。两个月后,他带孩子们到公园里,指着花、树和各种植物问是什么形状?能不能自己画?孩子大声说:能画出来!于是,二十个孩子在树和花的面前画出了二十幅完全不一样的画。 3)老师几乎没批评和责怪孩子,都是先表扬孩子,再以商量的口气问:如果老师在你的画上这样画几下好不好?因为你这样画出来爸爸妈妈或别的小朋友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在孩子同意之后他会拿着孩子手,在画上加几笔或改几笔,再问老师改了怎么样呀?孩子拍着手很开心地说:好! 其实,我们大人也不喜欢别人在自己画前指点,在取得同意或被请教时才有好效果。总之,在自然中让孩子认识事物,提高孩子对事物认识、认知能力,让孩子以他自己的理解去画出自己的画;在画作对比中培养孩子的认识、分辨能力,我认为比较重要。 3.孩子几岁开始接触绘画比较好? 辛民先生:其实,孩子从出生他的眼睛就能从人的表情分辩出人的善、恶。躺在床上的幼儿看到一个有颜色的东西挂在空中给他看时,都会兴奋地抬起双手晃动,或是想用手去抓,这足以说明一个问题----孩子对颜色、对形状的兴趣从有意识开始。那么,孩子从能拿笔就可以画他意识到的任何东西,只是他画的没有规范,也正如马路上没有标识任意行走。 4.在什么年龄、画到什么程度时找老师教比较好? 辛民先生:我有一朋友,中国美院美术史论系毕业,孩子从会拿笔就画画。我在孩子六岁时见到她的画,画得非常棒!我认为孩子在哪个名校幼儿园学的,结果不是,为省钱孩子在小区的幼儿园上的,而且没有专业美术老师教她。她一开始画便不喜欢别人给她画,而且一画画便什么都忘记。我看到孩子状况有些心疼地问朋友:你是不是自己在家一忙起来便给孩子下任务让孩子画画?朋友说是呀,你怎么知道?朋友又说:我忙碌起来就让她画画,而且画完多少张才能吃什么,喝什么,做什么。她一边画画一边嘀嘀咕咕,后来就只专心画画了。于是我就可以做我的事了。 这个孩子的画中大多数是爸爸妈妈带她去公园、去郊外;开着的车上坐着三个人;草地上有地毯、地毯上有水果、全是自己爱吃的一大堆东西,旁边有个牌子:不听话不许吃;她还画了一些她的心里话:爸爸妈妈在做什么?买了什么好吃的?.....画马路上一只小狗过不了马路,因为没有爸爸领着。还画一个穿新衣服的人照镜子,写上:今天妈妈真开心!.....我看了孩子的画后惊叹:真是天才!心里却又有些为这孩子感到.....说不出的滋味。现在己过去两年了,心里依然很沉。孩子在用画说心里话,而且不说不痛快;孩子孤独、没有人交流,只好用笔画画来说话。我感觉这样让孩子画画,孩子画得再好,也会在心灵上有缺失的。 5.应该多教孩子画画还是应由其自由发挥? 辛民先生: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尽管是孩子要顺其自然发展为上,还是要一边有人理顺。这个理顺不是孩子顺大人,而是大人顺孩子与之交流,到孩子画中去读懂孩子在说什么?表达什么?这个问题与第二个问题其意义上是一个道理。 6.对于没有绘画基础的家长,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 辛民先生:让孩子学习、生活中耳濡目染,多带孩子看展览这都很重要。 孩子从小在家庭的幸福中快乐成长,培养兴趣很重要,一切过于强加于孩子的行为,我个人认为都会有相反的效果。 附:很粗略也很浅见,也没有仔细推敲字句,仅供参考! 一一齐辛民、秋萍。 |